搜索

案例发布|《小河淌水》发源地 小院旅居有活力——大理州弥渡县密祉镇文盛街村乡村旅居发展案例

来源:万博全站APP官网登录 日期:2025-04-02 07:16:59 浏览量:15次

  旅居是乡村振兴的大事、新型城镇化的大事、文旅产业的大事,是云南旅游的升级版、乡村旅游的新空间、乡村建设的新方向、文化传播的新通道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方式。当前,云南正以做优做强乡村旅居、城镇旅居、度假旅居、医养旅居、养老旅居、文艺旅居、体育旅居、边境幸福旅居等“八大”旅居业态,打响旅居云南品牌,打造金字招牌的世界旅游目的地。为在全省范围内总结优选一批立得住、叫得响、能复制、可持续的旅居典型案例,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会同各州市、省直各有关部门,首批遴选了8种业态、50个典型案例,编写了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——旅居云南·首批典型案例汇编》,供全省各地发展旅居业参阅借鉴。

  文盛街村位于密祉镇西南部,距镇政府1公里,距弥渡县城30公里,现有366户1295人,耕地面积1167亩,人均占有耕地0.36亩。文盛街村是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村、国家级传统村落,拥有国家级文保单位茶马古驿道。历史背景和文化悠久、花灯文化灿烂,拥有弥渡民歌、花灯戏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密祉元宵灯会1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著名民歌《小河淌水》的故乡。在全村3平方公里范围内,分布着文盛街古驿道、尹宜公故居、珍珠泉、凤凰桥等10余个景点,村庄闲置院落多,具备乡村旅居开发空间。

  近年来,文盛街村依托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,发展旅游业、餐饮业、豆腐精深加工业、经济林果产业以及灯盏细辛深加工业。每年举办元宵灯会、太极山庙会、火把节等民俗节庆活动,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览观光,带动当地经济发展。突出非遗搭台、研学实践、旅居富民,充分的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和生态优势,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、大理大学、文化传媒公司、培训学校合作,创新打造“非遗+生态农业+旅居”“旅居+研学”等业态,助力农文旅融合促发展。

  (一)坚持农文旅融合,探索旅居发展模式,激活乡镇经济活力。一是坚持以农为本、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,聚焦“探源小河淌水、穿越千年古道、品尝密祉豆腐、跳红弥渡花灯”四大主题,以“非遗+”方式持续打造辨识度较高的旅居业态,不断的提高知名度,被评为大理州首届“乡愁大理·最美乡村”,入选2022年“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”,成功申报为省级旅游金牌村。二是以旅游化、市场化、品牌化理念打造樱桃、红雪梨等农业采摘产业,以丰收时节文化活动展演方式,实现农业产业带动文化旅游发展、文化旅游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升级。三是引入年轻化经营主体,创新旅游发展模式,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基本要求,促进农文旅深层次地融合,激活乡镇经济活力。

  (二)坚持文化活动赋能,挖掘乡村文化资源,吸引旅居客群。一是搭建文艺展演平台。充分的利用传统节庆活动、“文化和遗产自然日”等时机,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展演活动,共享非遗保护成果,吸引游客前往密祉探秘旅居。二是逐步扩大花灯歌舞传播范围,培育文化内生动力。通过举办全国“四季村晚”、弥渡文盛街冬季“村晚”、正月十五小河淌水密祉元宵灯会等活动,顺利完成中央电视台CCTV1《正大综艺》节目录制,提升文盛街村知名度、美誉度,邀请知名网络红人打卡宣传,持续提升乡村非遗文化旅居吸引力。

  (三)坚持推动项目落地,优化配套服务,提升乡村旅居环境。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。依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,实施水美乡村、集镇管理、健康步道、亚溪河景观河道治理、文盛街古道提升改造、村庄风貌整治及三线入地、古建筑修缮等项目建设,打造景美、岸绿、水清、河畅亚溪河生态河道和宜居、宜业优美村庄环境。二是抓好旅居场所建设。发挥自然禀赋和文化资源优势,推进帐篷营地、民宿、旅居小院建设,营造乡村旅居良好条件。截至目前,已开办帐篷露营基地、精品美宿、特色民宿、网红餐厅、网红小店各1家;打造运营旅居小院4家,入住率均在90%以上。三是盘活闲置资源。以文盛街茶马古驿道旁闲置民居为基础,招引精品民宿—古驿闲居入驻,打造“马帮文化+旅居”乡村旅游新模式;梳理适合开发旅居小院的闲置房屋10座,正在对外招商。2024年以来旅居人数7.5万人,长期旅居72人,其中外省36人,省内州外31人,州内5人,以旅居为主,少部分兼顾餐饮、经商及艺术创作,直接带动就业200余人。

  (四)坚持利益兼顾,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促进乡村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在发展旅居产业基础上,通过“党总支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搭建公共服务平台,规范“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家庭农场”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,将村民、集体、企业、合作社等不同主体链接起来,成功助推密祉豆腐精深加工业、花灯工艺旅游商品、餐饮业、经济作物等三产融合跨越式发展,共同分享文旅产业链增值收益,实现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,有效保障农民利益,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迅速增加。一是做好豆腐文章。以文盛街豆腐为依托,成立弥渡密川古道泉食品有限公司,进行豆腐腌制深加工,壮大豆腐产业。截至2024年8月,永和村从事豆腐加工12户,年收入最低2万元,最高可达12万元左右。二是开发花灯文创商品。引导大理州非遗项目“弥渡花灯纸扎技艺”代表性传承人王海富,制售龙、彩船、蚌壳、传统宫灯、桶灯、花瓶灯、莲花灯等各种花灯纸扎工艺品,年创收6万元;引导村民李良才扎裱小龙头、小狮子头等文创商品售卖给游客,年创收2.5万元。三是壮大餐饮民宿。整合地点、改善卫生环境,引导以“豆腐宴”为主的农家乐发展壮大。截至2023年12月,已建成规模适度、设施齐全、档次较高、服务全面的特色农家乐8个,民宿客栈2家。四是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。种植经济观赏两用作物,引入祥云云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,成立“永和村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”,推广种植具有观赏及食用价值的贡菊18亩、婺源菊26亩,年收入约15万元;种植灯盏花60亩、泡核桃1200亩、樱桃500亩、花桃和冬桃800多亩、红雪梨1000多亩,推动田园观光、林果采摘体验游发展。引进加工公司,壮大灯盏细辛产业,做实做细合同种植、小苗培育、科学管理、精深加工,吸纳会员1014户4052人,实现年户均增收1.4万元。承办中药材培训、现场观摩交流会等500余场次,受训4万多人次,为全镇培养技术骨干2000多人。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,解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需求,提高农业附加值,推动农村产业体系调整,实现旅游年花费800余万元,带动全村人均增收4800元以上,为农文旅融合产业化经营提供良好发展借鉴样本。

  (一)坚持党建引领。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涉及面广、投入大,一定要重视党委、政府在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统筹作用、引领作用和协调作用,紧紧围绕以组织化为保障,才能促进旅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纵观文盛街村发展旅居业态历程,党建引领旅游产业规划、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才招引,党组织牵头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县、镇、村、户四级联动机制,凝聚乡村旅居发展强大合力,形成政府、社会力量和村民共建共创局面,为文盛街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
  (二)深度挖掘资源。旅居发展需以特色文化为依托,聚焦本地资源禀赋,深挖自身特色资源,因地制宜,找准定位,形成个性化、差异化竞争优势。文盛街村凭借独特历史背景和文化和自然风光,依托国家3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等资源优势,传承和发扬密祉本地花灯文化、饮食文化等,打造出具有吸引力旅居产品,推动产业升级,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备,为特色品牌旅游发展不断增添活力。

  (三)推动合作共赢。文盛街村坚持守正创新、聚焦市场动向、形成发展合力,逐渐完备发展路径,将农文旅有机融合,创新旅游服务产品、提升服务保障水平,改善游客体验;营造良好创业环境,带动村民群众稳定就业增收,形成互利多赢良好局面;打响“小河淌水发源地”文化名片,吸引人才、项目业主旅居文盛街,助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生态、文化、组织振兴。

上一篇:政策解读|《河口县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》解读(一)
下一篇:山西一事例当选2024中国旅行工业影响力事例